币安加密货币交易平台

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买卖比特币、以太币和泰达币等币种。币安交易平台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。

Web3 不拉人无法套现?警惕传销式陷阱

在 Web3 的浪潮中,“不拉人就无法套现” 的说法如幽灵般盘旋在部分项目生态里,这看似是商业模式的创新,实则可能暗藏传销式陷阱,值得每个参与者警惕。​

从本质来看,健康的 Web3 项目套现逻辑应基于价值交换:用户通过提供算力、参与治理、贡献内容等方式获得代币,代币的流通依赖市场对项目价值的认可。但部分项目却将 “拉人头” 与套现资格强行捆绑,要求参与者发展下线才能解锁提现权限,或根据邀请人数设置阶梯式提现比例。这种模式下,代币的价值并非来自项目本身的技术突破或应用落地,而是依赖新入局者的资金注入,与传销的 “庞氏骗局” 仅有一步之遥。​

这类项目往往披着 “去中心化金融”“社区自治” 的外衣。例如,某去中心化钱包宣称 “邀请 3 人注册可提现 50%,邀请 10 人全额解锁”,看似降低了参与门槛,实则通过裂变式拉新维持虚假繁荣。当新用户增长停滞,套现通道便会因资金链断裂而关闭,早期参与者的收益最终建立在后期接盘者的亏损之上。​

监管层面早已对这类模式亮明态度。我国明确禁止以 “拉人头”“团队计酬” 等形式开展的传销活动,而 Web3 领域的此类行为,即便披上区块链的技术外衣,也难掩其传销本质。2023 年某地警方破获的虚拟币传销案中,涉案项目正是通过 “邀请好友得代币,提现需满足邀请人数” 的机制,短短半年吸纳资金超 2 亿元,最终头目卷款跑路,留下数万投资者血本无归。​

真正的 Web3 创新从不依赖拉人套现。以太坊的矿工通过打包区块获得 ETH,其套现仅取决于市场交易;Arweave 的存储提供者凭借算力获得代币,价值源于数据存储的实际需求。这些项目的代币流通建立在真实的价值创造之上,而非层级式的资金游戏。​

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辨别项目是否合规的核心在于:套现条件是否与实际贡献挂钩,而非单纯依赖拉新人数。若某 Web3 项目将 “拉人头” 作为套现的必要前提,即便包装得再华丽,也难逃传销式陷阱的嫌疑。在 Web3 的探索中,守住 “价值创造” 的底线,才能避免沦为他人套现的工具。

07-29 新闻中心

我们的价值观

币安的核心价值观指导着团队的目标、决策和行动,让团队间的协作跨越国籍、文化与背景,最终实现币安团队的共同愿景。